单位简介
常德市武陵区总工会是于1988年11月25日,原常德地区改为常德市时,由原常德市总工会正式更名的。
(一)机构设及编制情况。2018年机构改革后,区总工会机关内设4个部室,即办公室(财务资产部)、基层工作部(女职工部)、劳动和经济工作部(经费审查委员会办公室)、权益保障部,下设1个直属事业单位(常德市武陵区总工会法律保障服务中心)。配备兼、挂职副主席2名。目前,行政编5人、事业编3人,工勤编1人。
(二)组织建设情况。2022年,全区共有工会组织877家,其中,机关事业单位93家,国企7家,非公和其他社会组织777家,共有会员37467人。
(三)劳模管理情况。全国、省、市、区级劳模169人,其中,国家级劳模2人(吴光清、田工)、省级劳模22人(唐静、谢英、高子华、姜又华、黄可建等)、市级劳模85人、区级劳模60人;“全国工人先锋号”1个、“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状”1个、“常德市五一劳动奖章”2名;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6家、区级劳模工作室2家,市级劳模振兴乡村示范基地3个;省级芙蓉标兵岗6个、市级芙蓉标兵岗17个、区级芙蓉标兵岗1个;省级芙蓉百岗明星3人、市级芙蓉百岗明星15人。
(四)职工之家、户外站点等创建情况。全区有国家级模范职工之家1个(北正街小学)、省级模范职工之家3个(区税务局、新坡社区、育才小学)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13个、区级模范职工之家5个;全国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1个(尹大姐)、省级最美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4个(城管局步步高百货、友阿广场、万达广场、梅尼广场爱心驿站);市级职工文化活动广场3个(东江街道、丹阳街道、丹州乡);省级“六好”乡镇(街道)工会2个(河洑镇、府坪街道);省级“百佳”乡镇2个(东江街道、南坪街道);省级“百优食堂”1个(名家医药)。
在区委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,全区各级工会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、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为抓手,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,紧紧围绕中心大局,切实履行工会职责,积极发挥工会作用,不断推进工会工作上水平上台阶,区总工会多次获全市目标管理先进单位。
区总工会积极组织职工文化活动,努力提升职工素质,切实加强职工文化建设。紧扣上级总工会“中国梦•劳动美”、“寻找最美劳动者”等主题,充分利用节日习惯,根据职工求富、求乐、求美的需求,开展了“庆三八”、“迎五一”等系列职工文体活动,职工参与面达90%以上。积极开展以女工为主题的“书香三八”、“最美芙蓉花”等系列活动。
区总工会着力关爱贫困职工,实施精准帮扶,开展医疗互助、“金秋助学”、四季四送、爱心超市等品牌帮扶活动。重点实施“一户一产业工人”培养计划,以实施技能提升、岗位培训为着力点,重点开展农村电子商务、创新型农副产品销售、月嫂培训、工业园技工提升等培训,精准对接全区产业发展和职工群众培训需求,争取达到“培训一人、就业一人、致富一家、带动一方”的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。
全面深化改革,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,工会工作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。我们将在区委、区政府和市总工会的正确领导下,以饱满的精神状态、创新的发展思路、扎实的工作举措,团结动员广大职工群众为武陵高质量发展贡献工会力量。